京津冀金融“强动力”三地实体“添活力”
 日期:2023-03-08   浏览:758   来源:红色培训教育网  返回列表

编者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立业之本,金融之力就是发展之力。一段时间以来,金融业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引导资源更好地支持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实体经济聚集地。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是2013年的1.8倍,区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这与金融“活水”的持续精准“滴灌”密不可分。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近些年来,金融业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特别是支持三地实体经济扩大产能、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在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了力量。

机构联动 重点领域支持“持续办”

过去几年,面对新冠疫情,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普遍受到一定冲击。金融业及时出手,与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形成合力,助企业走出困境,重回正轨。

北京金融机构为首都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去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多664.4亿元。截至去年9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7%,连续5个月保持30%以上增速。

一面是金融支持力度增加,一面是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去年9月份,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4%,同比下降71个基点,创历史新低。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披露的数据显示,通过贷款利率下行,北京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307.8亿元,是2021年全年的1.5倍。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表示,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下一阶段,金融要在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补短板、强根基,推动实体经济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津提出“制造业立市”发展战略,也离不开金融业支持。天津市金融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为3160亿元,增速和增量均创5年来新高,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40%。重点区域和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支持持续加强。

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河北金融业发力的重要方向。据河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文刚介绍,截至去年6月末,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三个重点领域的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4万家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获得了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支持。金融业还注重精准发力,去年11月末,河北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0154.5亿元,同比增长9.4%。而且,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中,前11个月,河北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21年全年下降1.13个百分点,减少利息支出约118亿元。

其中,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建立疏解联动服务机制,加强京津冀金融机构联动,助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转移项目顺利落地。截至去年6月末,累计支持京津冀项目430余个,贷款余额近1800亿元。

服务创新 企业燃眉之急“马上办”

创新意味着生命力,对金融业来说尤其如此。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金融业围绕京津冀地区面临的共性难点、痛点、堵点,推动产品创新持续赋能。得到金融扶持的实体经济重现朝气,金融业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辖区内企业如有融资需求,扫描“金融服务码上办”二维码,即可享受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支持。就在不久前,当地一家生产制造企业通过这一渠道,获得无还本续贷500万元,解了扩大生产的燃眉之急。

融资服务“码上办”,是石景山区用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复苏的缩影。该区创新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兑现模式,启动“免申即享”兑现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对企业贷款贴息、担保补贴费用给予支持,有效降低企业政策兑现时间成本。

在金融创新中,产品是手段,制度是根本。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从制度层面探寻服务实体经济,培育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持久动能。去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开市一周年。一年里,北交所上市企业快速扩容,从首批81家公司挂牌交易到123家,超八成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总市值近2000亿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认为,北交所以制度创新激励资本各方参与到北交所当中来。诸如分层制度,北交所是新三板顶层精选层转变而来,分层制度是IPO质量保证,此举增强了投资人信心。诸如转板制度,让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可以转向创业板和科创板,一方面为双创板块提供优质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北交所企业的退出门槛。

自贸区是金融创新的高地,在天津自贸区,围绕实体企业所需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已经成为常态。

高利尔集团是全球包装领域的龙头企业,2004年集团投资设立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与生产总部。不过,随着亚太地区的市场销路拓宽,公司需要更多承担起总部产品在亚太地区的销售任务。订单和结算在天津,生产和交易却在国外,贸易真实性难把关一度让不少部门犯难。

“之前做离岸贸易时,公司总部得先把货物发往目的地,再把正本提货单寄到天津,经相关部门核验后,重新寄送给目的地客户凭单据提货。单据流转时间长,导致企业需要支出大量仓储费,在销售过程中处于被动。”该公司海外区域销售经理王博文说。

为服务跨境贸易业态更好发展,2022年,天津市五部门携手出台《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服务创新推进离岸贸易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区内形成了‘外汇管理部门+属地行政主管部门+商业银行+离岸贸易企业’四方联合现场办公的模式,共同推动业务流程、分析研判业务的合理性,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展新型离岸贸易。”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朱长存说,此举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和时间成本,也使得开展离岸贸易的企业得以灵活规避交易风险,平抑国内国际市场价格波动。

科技赋能 普惠信贷需求“精准办”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是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主力军,也是最容易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的群体。面对中小企业的迫切融资需求,金融业尝试借助科技手段,努力提高助企纾困能力,帮助中小企业闯过难关。

作为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的金城银行,注重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尤其是针对“专精特新”“雏鹰”“瞪羚”等优质科创型中小企业,专项推出数字化信贷产品“金科贷”。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金科贷”业务,提升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普惠贷款的可获得性。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天津吉达尔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重型锻压设备中的智能型拉杆组件这一“杀手锏”技术,这几年发展势头正好,但也会有成长的烦恼。“生产订单金额越来越大,但我们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上游要为供应商即刻支付原材料款项,下游订单又常常有一定的回款账期,这就需要产生几百万元甚至近千万元的阶段性垫资。”吉达尔总经理李尚杰坦言。

了解这一情况后,金城银行为吉达尔匹配了“金科贷”。其特点是“纯在线申请、纯信用审批、纯智能风控”,可以随借随还。仅用10分钟申请,李尚杰就拿到了490万元的额度,1分钟提款到账,化解短时资金需求痛点立竿见影。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围绕“农”字做好金融“文章”,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小微企业蓄势赋能。截至2022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其中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4.01亿元,较年初增加2.91亿元。位于天津静海区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中延菌菇业(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为保障春节期间食用菌食品的供应,企业急需流动资金。该行主动对接,及时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确保这一高品质食用菌端上了消费者餐桌。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夏洪涛表示,2022年末,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102亿元和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6.7%。金融服务实体中小企业渐入佳境。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与科技结合成为大势所趋。在科技赋能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大为提升,科技也有了更广泛的用武之地。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科创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冯立军所在公司是一家在河北主营密封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共性的难题:订单增加急需资金周转,但缺少抵押物,不符合金融机构的一贯贷款条件。

河北银行推出“科冀贷”,专门针对缺少抵押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借款人拥有的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等知识价值和企业纳税情况,重点运用“金融+科技”等技术手段,为企业解决了轻资产、抵押难的困惑。该产品上线不久,河北银行晋州支行信贷人员便上门为冯立军的企业快速办理了免抵押信贷手续。

“要让‘知识价值’变‘流动资金’。”河北银行行长助理马鹏丽表示,通过对传统贷款模式流程再造、改进信贷评价体系、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信贷需求。(记者毛振华 刘惟真)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中医药振兴方案“绘”出新图景下一篇: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可研报告获批复>
0.08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