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2022|2022的“我们”
 日期:2022-12-29   浏览:805   来源:红色培训教育网  返回列表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2,我们见证,我们守护,我们奋斗,我们一路前行。

这是信心满满的声音。“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进。”

这是斗志昂扬的声音。“坚定了我们不断创新的信心,锤炼了我们不畏艰难的意志。”

这是朝气蓬勃的声音。“我们也是欢迎更多的‘90后’,甚至‘00后’,投入到我们现代农业的生产当中,助推我们现代农业的发展。”

这是温暖且坚定的声音。“我就是个医生,我就踏踏实实给别人治病就可以了。”

聆听2022|2022的“我们”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兰考县张庄村。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位于兰考县西北部,紧邻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曾是兰考县最大的风口。2022年,张庄村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第一书记余强说,“在过去的2022年,张庄村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

170座果蔬大棚里种的哈密瓜头茬上市,4个瓜装成箱能卖200多元;流转300亩滩涂地搞白对虾养殖,亩均收入上万元;引进一家菌类上市企业落户村里,吸纳就业200多人,人均月工资2500元以上……地里种的、田里养的、手里做的,都能变成现钱。

聆听2022|2022的“我们”

? 在河南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一名村民在一食用菌企业的车间内采摘褐蘑菇。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兰考县蔬菜大棚种植户李强说,“我们这是包了六十多个大棚,越来越有奔头。”

兰考县渔业养殖户李冬青说,“承包了261亩的鱼塘,今年总的经济价值有200多万元。”

2022年,张庄村以新业态为引领,以“幸福张庄”为品牌,形成了整体产业布局,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第一书记余强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进。”

聆听2022|2022的“我们”

12月9日14时35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东坡08-10星等1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郭厚泽摄)

12月9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又有8颗卫星进入太空。迄今为止,83颗卫星组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天团”。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光电成像技术第一研究室副主任韦宗喜说,“回顾2022年,是奋斗的一年。我们攻克了多项卫星平台新技术,将首颗MF系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完成了新技术的在轨应用验证,坚定了我们不断创新的信心,锤炼了我们不畏艰难的意志。”

庞大的卫星家族如今被赋予更多应用场景:交通建设、文化旅游、应急防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吉林一号”星座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将越来越近。

聆听2022|2022的“我们”

中国宝武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车间内,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一卷卷薄如蝉翼、光滑如镜的钢材经过压延、清洗、包装等步骤自动化制成。

2022年,是36岁的廖席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工作的第十个年头。看到自己团队研发的“手撕钢”被应用于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廖席感到十分自豪。他说,“2022年,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这个行业的最前沿,一直在关注这些新材料。”

廖席的目标是,除了将产业链上的关键材料达到自主可控,技术上也要实现“弯道超车”。

聆听2022|2022的“我们”

9月21日,在上海嘉定区外冈镇的数字化无人农场,一架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先进的技术不仅应用于工厂,还在田间地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亩的水稻田,采用传统植保方式的话,在农村长大的任立伟印象里,两个人合作至少也要四五天才能完成。而现在,他一个人用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打药。

? 无人机播种、无人机施肥、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收割……在上海首个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智慧农田从种到收,都被注入了最新的农业数字化技术。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张志新说,“智慧稻田主要是通过‘5G+MEC’,还有‘互联网+’,通对水稻进行生长环境的监测。通过采集、分析、传输,进一步对决策和管理进行智能化的管控,所以叫智慧稻田。”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张志新说,他希望未来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聆听2022|2022的“我们”

路生梅在陕西佳县人民医院“路生梅诊室”为患儿诊断病情(2022年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一大早,年近八旬的路生梅就在佳县人民医院的诊室中忙碌起来,耐心地问诊,认真开处方,安抚哭闹的患儿,叮嘱家长各种注意事项……

她说,“我就是个医生,我就踏踏实实给别人治病就可以了。帮助病人,安抚病人,这个任务没有退休年龄,我还要继续做。”

2022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路生梅每周的三次义诊依然雷打不动。

她希望,2023年能完成农村医生儿科诊疗培训的手稿,继续坚持两所医院的义诊。“我有决心把自己最后的时光献给我们的医疗事业。生如火花吧,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到极致”,她说。

2022,平凡的我们,向着美好,奋力奔跑。我们用光和热证明,每一个抵达都凝结奋斗力量;每一次出发都闪耀梦想光芒。

记者:杨琳、司晓帅、马志异、张梦洁、吴鸿波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咳嗽不停用去拍CT吗?哪些症状要及时就医?下一篇:山西今年煤炭产量超13亿吨>
0.18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