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洪伟:解决“三点半”难题还需再加力
 日期:2023-03-05   浏览:1465   来源:红色培训教育网  返回列表

“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一直牵动各方神经。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活动,这个难题毫不疑问会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在实践中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还面临哪些难题?仍然备受关注。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

全国政协委员洪伟:解决“三点半”难题还需再加力

洪伟委员

“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要供给方,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课程。”洪伟委员说,但也面临着如何处理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与家长服务需求最大化之间的矛盾。“亟需家庭和社会力量的补充,合力走出课后服务的诸多困境。”

有“三个困境”让洪伟感到忧虑。一是教师的“时间困境”。教师开展课后服务,直接影响是工作时间的延长带来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压缩甚至挤占了教师参与学科教研、校本研修的时间。“如果不合理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疲于应付,影响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其次是学生的“空间困境”。很多学生在校时长超过八小时,缺少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被局限在校园围墙内的时间过长,就会让学生失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最后是社会参与的“机制困境”。当前,社会机构与资源单位参与课后服务,呈现出片段化、散点式倾向。一些育人资源散落在社会各个单位,处于“惰性”状态,有待激活。

洪伟提出,家、校、社协同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他建议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博物馆、少年宫、文化资源单位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挖掘师资力量、研发相关课程,以“送课到校”的方式加入到校园课后服务中来,不断扩大公益性优质校外教育服务供给。同时,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的地缘优势,建立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提供“家门口的课后服务”,从供给侧为“双减”助力。

“要探索建立‘学生举手,家校社应答’的机制。”洪伟建议,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需求,学校、家庭、社会要整体参与进来,建立“校外课后服务地图”、“课后服务社会资源白名单”,形成校内、校外课后服务联动的良好格局。(王钊冀)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上一篇:这位人大代表,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最后一任“爬山书记”下一篇:2023年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行动启动>
0.014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